黄河流域涉藏农牧区相对贫困人口生计转型动力、机理与实践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柴剑峰[1] 杨小毅 王景 

机构地区:[1]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院 [2]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出  处:《新西部》2024年第11期67-71,共5页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川甘青滇涉藏农牧区相对贫困人口生计转型综合调查与优化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1BMZ126)。

摘  要:黄河流域涉藏农牧区传统农牧业生计模式存在生产基础薄弱、生产效率低、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难以帮助农牧民实现致富增收。推动农牧区相对贫困人口的生计转型,成为实现黄河流域涉藏农牧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相对贫困人口持续增收的重要任务。以黄河流域涉藏相对贫困农牧民为对象,研究农牧民生计转型机理,能为推动农牧民生计转型、促进研究区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决策参考。研究表明区域政策制度、市场需求、技术发展水平的变化为农牧民的生计转型提供了外部条件,农牧民生存理性、经济理性与社会理性成为其生计转型的内部动力。农牧民的生计转型的结果又会对外部条件与内部动力产生反馈,从而影响后续的生计转型行为。

关 键 词:传统农牧业 相对贫困 产品附加值 技术发展水平 持续增收 农牧民 生存理性 生计转型 

分 类 号:F323.8[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