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刚[1] 徐白莹 蔡燕英 丁会莉 王燕[3] 王林[3] 胡燕君 王永兵[1] 徐斌[1]
机构地区:[1]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普外科,201299 [2]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护理部,201299 [3]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中医科,201299
出 处:《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24年第9期1085-1089,共5页Modern Intervention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n Gastroenterology
基 金:浦东新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PWRd2022-10);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课题(201740295)。
摘 要:目的探究浮针与毫针联合生物反馈对慢传输型便秘(STC)患者结肠动力及血清脑肠肽影响的对比研究。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STC患者进行分析,根据治疗方案差异分为对照组(n=32)、浮针组(n=35)以及毫针组(n=38)。对照组予以基础药物治疗,毫针组基于对照组予以毫针结合生物反馈治疗,浮针组基于对照组予以浮针结合生物反馈治疗,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三组疗效、不良反应;比较三组治疗前后的便秘患者生存质量自评量表(PAC-QOL)、症状自评量表90项(SCL-90)、Bristol粪便性状量表(BSFS)评分以及肛门肌电变化、结肠动力、血清脑肠肽水平。结果本研究共收集129例患者资料,其中24例因无法坚持治疗或随访失联而剔除,最终纳入共105例患者进行研究。总有效率比较,毫针组、浮针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毫针组与浮针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三组的PAC-QOL、SCL-90、BSFS量表评分以及肛门肌电、结肠动力较治疗前均改善,且毫针组、浮针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毫针组与浮针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脑肠肽水平比较,三组的5-羟色胺(5-HT)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而生长抑素(SS)、血管活性肠肽(VIP)则均降低(P<0.05),且毫针组、浮针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毫针组与浮针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三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浮针或毫针联合生物反馈对STC患者的治疗基本等效,均可调节血清脑肠肽水平,促进结肠动力恢复;且浮针治疗操作简便、安全性高,更适合西医掌握和推广。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3.58.17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