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云浮市人民医院骨科一区,广东云浮527300
出 处:《临床军医杂志》2024年第12期1265-1268,共4页Clinical Journal of Medical Officers
基 金: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2023年度医学科研项目(B2023316)。
摘 要:目的比较后外侧常规入路与微创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云浮市人民医院自2020年7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6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入路方式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后外侧常规入路,n=32)与微创组(微创入路,n=34)。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髋关节评分表(Harris)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骨代谢指标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微创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功能锻炼时间均少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术后3个月Harris评分、BBS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6个月Harris评分、BBS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BBS评分均高于术后3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术后6个月VAS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I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均低于术前,总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骨碱性磷酸酶、全段甲状旁腺素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术后1周I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总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骨碱性磷酸酶、全段甲状旁腺素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C反应蛋白均低于术前,且微创组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13%(9/32),高于微创组的5.88%(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后外侧常规入路比较,微创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恢复更快,疼痛感更低,关节功能更优,疗效更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