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徽州茶商的发展与转型:以上海《徽宁思恭堂征信录》为中心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of Huizhou Tea Merchant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A Study Based on Donation Records of Sigong Hall Published in Shanghai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章毅[1] 凌周飞 ZHANG Yi;LING Zhoufei

机构地区:[1]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上海200240

出  处:《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2024年第6期1-9,共9页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藏徽州茶商文书的整理与研究(1608-1919)”(23BZS095)。

摘  要:上海开埠后迅速成为晚清商贸枢纽,徽州商人转而群聚沪上,其中茶商是最重要的群体。针对新出同治、宣统刊本《徽宁思恭堂征信录》的量化研究显示,同治时期在沪经营的徽商已近1000户,宣统时期增至1700余户,其中茶商占比至少四分之一。在同治时期,徽州茶商每年运销茶叶约16万箱,到宣统时期已达25万箱,标志着晚清徽茶贸易的兴盛。与此同时,以慈善服务为初衷的思恭堂,通过参与上海早期城市化进程,其功能也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宣统时期思恭堂的收入结构中,最重要的是以房产和金融为中心的各项资产收益,原先主要的“茶捐”占比明显下降。这一现象预示着新兴都会的近代化发展在促进内地茶乡繁荣的同时,也为传统徽州商人的转型提供了契机。

关 键 词:上海 思恭堂 徽州 茶商 

分 类 号:K252[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