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富硒地区鱼腥草的遗传多样性与群体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肖文韬 赵楚峰 程腾 陈永波 胡中立 刁英[1] 

机构地区:[1]武汉轻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23 [2]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3]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湖北恩施445000

出  处:《农业与技术》2024年第24期37-42,共6页Agriculture and Technology

基  金:武汉轻工大学学者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编号:2021RZ099)。

摘  要: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 Thunb.)是一种食同源的中药材,具有丰富的营养和药用价值。中国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因其丰富的硒矿藏而被誉为“世界硒都”。然而,恩施富硒地区鱼腥草的遗传特性尚不清楚,不利于该地区鱼腥草的开发和利用。本研究使用ISSR分子标记分析了恩施地区4个鱼腥草居群共96株个体。在群体结构分析中,SHHC02和HTHC04之间的遗传分化最大,SHHC01和SHHC03之间的遗传分化最小。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间。同时,通过研究可以推断,该地区的4个居群可能起源于5个祖先亚群。因此,可以推断恩施富硒区的鱼腥草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较为复杂,遗传组成较为多样,为该地区鱼腥草资源的后续利用和保护提供了依据。

关 键 词:鱼腥草 ISSR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群体结构 

分 类 号:S18[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