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群 杨波[1] 周振玲[1] 迟铭[1] 孙志广 邢运高 王德荣 李景芳 李健[1] 刘艳[1] 徐大勇[1] Zhou Qun
机构地区:[1]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江苏省现代作物生产协同创新中心,江苏连云港222006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24年第21期57-69,共13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编号:CX(21)2001];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青年基金(编号:QNJJ2401);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现代农业)(编号:BE2021321);连云港市财政专项资金(编号:QNJJ2211)。
摘 要:为研究不同施氮量下杂交粳稻新品种9优30超高产产量形成、干物质生产、氮素积累和转运的差异及其生理机制,探明杂交粳稻新品种9优30的超高产形成机制,为超高产新品种的选育及其配套栽培调控措施的建立提供依据。试验于2021—2022年在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东辛试验基地大田进行,以杂交粳稻品种9优30、春优590为材料,设置如下4种施氮量(折合纯氮):0、225、300、375 kg/hm^(2)。结果表明,9优30的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春优590的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2个品种的产量分别在375、300 kg/hm^(2)施氮量处理下达到峰值14.2、13.7 t/hm^(2)(2年平均值)。增施氮肥后,总颖花量提高是9优30产量较高的主要原因。9优30的作物生长率、花前干物质转运量和氮素转运量、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素吸收量、茎鞘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转运量、叶片细胞分裂素含量、叶片氮代谢及氮转运相关酶活性和籽粒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但是在开花前,干物质转运率、成熟期收获指数、茎鞘中的NSC转运率、糖花比则表现出相反趋势。在相同施氮量下,9优30的上述生理指标均高于对照品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上述生理指标与水稻产量(除糖花比)、花前干物质转运量和氮素转运量、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素吸收量呈正相关关系。综上所述,增施氮肥后更好的生理特征指标是9优30获得超高产,有更好的干物质生产、氮素积累和转运的生理机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