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黄德平 陈皓阳 钟文东 张汉忠 李富 Huang Deping;Chen Haoyang;Zhong Wendong
机构地区:[1]梅州市梅县区植物保护与检疫站,广东梅县514700 [2]广东省农业有害生物预警防控中心,广东广州510500
出 处:《广西植保》2024年第4期13-17,共5页Guangxi Plant Protection
摘 要:在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早、晚稻田设置专防区、自防区、防草区、非防区4个不同处理,通过病虫草害调查和测产试验,评估梅县区水稻病虫草防控的植保贡献率。试验结果表明,4个处理区4造田平均每667 m^(2)产量分别为523.6±26.2 kg、491.9±32.2 kg、436.4±21.9 kg和290.1±83.3 kg,专防区4造水稻平均产量显著高于非防区,而专防区、自防区和防草区间无显著差异。4个处理区4造田平均每667 m^(2)挽回损失量分别为233.5±84.6 kg、201.8±83.4 kg、146.3±87.6 kg、0.0±0.0 kg,挽回损失率分别为(44.4±15.4)%、(39.0±15.0)%、(28.9±16.1)%、(0.0±0.0)%。4个处理区平均实际产量损失率分别为(0.0±0.0)%、(6.2±1.6)%、(16.7±0.7)%、(44.4±15.4)%,专防区、自防区、防草区与非防区差异显著。4个处理区平均植保贡献率分别为(44.4±15.4)%、(38.2±15.1)%、(27.7±16.1)%、(0.0±0.0)%。结果说明,梅县区水稻病虫草防控的植保贡献率较高。
关 键 词:水稻 有害生物 平均产量 挽回损失量 植保贡献率
分 类 号:S435.11[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18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