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柏峰[1,2] 哈布日 CHEN Bai-feng;HA Bu-ri
机构地区:[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基层法治研究所
出 处:《学习与探索》2024年第12期71-81,共11页Study & Exploration
基 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建设项目。
摘 要:目前,我国关于法律执行偏差的研究,较少从执法对象的视角展开。本文以内蒙古Z旗为例,着眼草原执法中的牧民这一特殊角色,从而实现研究视角的转换。草原执法有着鲜明的特性,牧民在其中扮演着执法对象与执法资源的双重角色。作为执法资源,牧民在草原执法过程中可以充当信息渠道和人力资源,协助执法人员开展执法工作,从而缓解草原执法目标与执法空间、执法资源之间的张力。牧民的双重角色之间存在可调控的转变机制,牧民可从执法对象转变为执法资源,这为提升执法能力提供了新的路径。然而,在生态移民政策实施过程中,地方政府对牧民的角色资源仍缺乏充分的认识。草原执法与牧民互动的经验表明,在执法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动员群众、依靠群众,践行执法的群众路线来实现执法目标。
分 类 号:D922.6[政治法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