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2]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产业与科技论坛》2024年第24期59-61,共3页Industrial & Science Tribune
基 金: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共建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美好生活概念的重要论述及其现实意义”(编号:2022MYKY009);广西民族师范学院2022年度校级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课题“马克思精神财富思想的逻辑建构与当代价值”(编号:2022MYSZ024)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人的本质及其实践的考察中,从人是感性对象性的存在物、社会性的存在物,人的类本质是自由自觉的实践等方面论述了人的本质及人现实关系异化的过程。马克思认为人的现实关系异化造成人的本质异化,是人异化的根源,指出要扬弃异化复归人的本质,即通过自由自觉的实践扬弃异化才能不断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才能打开人类通向自由全面发展的钥匙,才能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最终达到人的彻底解放。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深刻指出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主体是自由且全面发展的现实的人,是自由自觉本质回归的人,是不断在实践证明自身的人,对人的整体发展作出科学回答,在人学思想上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诠释了人民性和实践性的理论特征,对当代中国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理论价值,是实践基础上的真理和价值统一。
关 键 词: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人的本质 当代价值
分 类 号:F091.91[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B038[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