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奇石传统审美路径分析  

Analysis of the Traditional Aesthetic Path of Lingbi Ston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朱曙辉[1] ZHU Shuhui

机构地区:[1]宿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安徽宿州234000

出  处:《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50-55,共6页Journal of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安徽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重大项目(2024AH040373);2022年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研修项目(gxgnfx2022076)。

摘  要:传统士人对灵璧奇石的审美实践在多重路径中展开:一是在感官直觉层面,审美主体通过对灵璧奇石的奇崛之形与清越之声等形体特征进行直接感知,获得直观的形式刺激;二是在幻象营造层面,审美主体借助想象,在认知形象建构中实现从奇石到物象再到情境的两重思维进阶,最终获得情境体味式审美体验;三是在意义反思层面,依托“即物穷理”认知模式,通过移情思维对灵璧奇石坚固、温润等客观属性进行伦理化阐释,进而获得一种涵泳道德的审美体验。形式刺激主要源自人本能的生理与心理反应,而后两者则是以理性为主导、以主观建构为途径、以主客交融为归宿的自觉实践,其中情境审美偏向于无功利的艺术欣赏,寄托了传统文化精英的超脱情怀,而意义反思则是传统士人修身实践的延伸,体现了知识阶层的现实关注。

关 键 词:灵璧奇石 传统士人 审美路径 文化心理结构 

分 类 号:G127[文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