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仲丹(文/图)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历史学院
出 处:《大众考古》2024年第10期28-34,共7页Popular Archaeology
摘 要:楔形文字是古代西亚曾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在5000多年前由苏美尔人创造。它有着别致的书写方式,用芦苇秆一类的硬笔在软泥板上压制而成,形成一头粗、一头细的笔画,形状像楔子,故而得名。因为它也像钉子,也被称为钉头文字。楔形文字原来是从上而下直行书写,后改为从左到右横行书写,其楔形符号由直立变为横卧。由于书写者是右手执笔,从左而右横写,结果其楔形笔画粗的一头(钉脑)在左,细的一头(钉尾)在右。这种文字在使用了两三千年后失传,长时期成为无人知晓的死文字。17、18世纪,一些从欧洲来西亚的外交官、学者和旅游者注意楔形文字泥版到了楔形文字。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