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邹彦[1] Zou Yan
机构地区:[1]上海音乐学院
出 处:《中国音乐学》2024年第4期38-44,共7页Musicology in China
基 金:2024年高水平地方高校试点建设项目“音乐分析综合实践教学”(2024G2.1.1.1)阶段性成果。
摘 要:音乐分析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应随不同的历史阶段而变。本文的写作缘起于爱德华·科恩、科尔曼和阿加乌在1960、1980和2004年的三篇关于音乐分析的文章,最主要的哲学参照是阿多诺在1969年关于音乐分析的演讲和德勒兹的哲学观念。作者无意站在当下的立场对这三篇具有历史意义的音乐分析文献进行批评,而是试图通过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在当下的理解方式串联起阿多诺对“事实”和“盈余”(真理)两个层面的解读,建立起当下对音乐分析学科属性的探讨,进而对如何处理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的关系进行论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