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严永福[1,2] Yan Yongfu
机构地区:[1]淮阴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2]苏北地方音乐文化研究所
出 处:《中国音乐学》2024年第4期92-100,共9页Musicology in China
基 金: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两岸歌仔戏音乐比较研究”(19FYSB020)阶段性成果。
摘 要:文章论述了两岸歌仔戏音乐三个彼此关联的主题。其一,歌仔戏主要唱腔由【孟姜女调】南移并与闽台在地音乐融合之后戏曲化而成,两岸歌仔戏主调音乐同出一源、相伴而生,在这个意义上,歌仔戏音乐是【孟姜女调】这首“母曲”在中国传播发展的众多音乐文化子系统之一。其二,戏曲历来有鲜明的民间性、草根性特征,但是经历过“戏改”之后,内地歌仔戏逐步走上了剧种化、艺术化道路,而歌仔戏在台湾地区的表演形态历经不断变迁,因应不同的表演形态、不同类型的剧团,其用乐风格也各有千秋,因此,闽台两岸歌仔戏音乐存在发展差异,多元并存。其三,两岸歌仔戏有条件、有必要在比较中融合发展,从而使这一剧种在当代两岸特定语境下以较为理想的方式传承与创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3.24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