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高山 Gao Shan
机构地区:[1]南京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出 处:《艺术科技》2024年第17期140-144,共5页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摘 要:目的:文章对比中日古籍数字化情况,聚焦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华古籍资源库与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探究二者在古籍数字化数量、质量及版权水印方面的情况,旨在为我国古籍数字化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两馆公开数据,统计相关数量;依据标准文件对比图像和拍摄规范;从法律视角剖析著作权问题,追溯水印根源。结果:中华古籍资源库公开约10万部(件),种类多且数量增势快,但存在早期数字化精度不高、水印大等问题,2023年新录入有改善。内阁文库汉书数字化任务几近完成,善本多、水印小,具有访问便捷等优势,但语言选择有限。在图像规范上,二者相近,中国国家图书馆部分标准更高,拍摄规范原则近似且实践灵活。在法律层面,古籍数字化各环节著作权归属不同。中国国家图书馆早期水印不佳,后有改进。图书馆经费受财政制约,部分创收手段影响古籍数字化利用。结论:中日古籍数字化各具特色,中国技术细节和移动端适配佳,日本数字化完成度高和服务体验优,双方应相互借鉴。明确著作权归属、平衡机构权益与读者使用、完善经费保障政策,对推动古籍数字化发展意义重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