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婷婷
机构地区:[1]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检察院第七检察部,200437
出 处:《中国检察官》2024年第21期42-45,共4页The Chinese Procurators
摘 要:补救费用是认定侵犯商业秘密罪损失数额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秘密的权利人为减轻对商业运营、商业计划的损失或者重新恢复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其他系统安全而采取的补救行为系补救措施,补救费用则是采取补救措施而产生的经济费用。当前关于补救费用的法律规定较为简单,司法实践中认定也不统一。准确界定补救措施进而认定补救费用,应从四个方面进行综合判断:一是侵权行为导致的危害结果已经发生或者必然发生;二是补救措施发生于侵权行为实施后;三是采取补救措施的目的是为了控制危害后果;四是补救费用的认定应符合比例原则。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10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