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痰不作眩”理论运用不同配比泽泻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方[1] 秦磊[1] 王念[1] 吴平[1] 吴年宝[1] 常华军[1] 朱正凯[1] 王妍萍[1] 高森林 

机构地区:[1]泰州市中医院,江苏泰州225300

出  处:《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4年第22期3111-3114,共4页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基  金:2021年江苏省泰州市中医药科技发展项目(TZ202119)。

摘  要:目的探讨基于“无痰不作眩”理论的不同配比泽泻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量效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3月于泰州市中医院脑病科门诊治疗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治疗1组给予泽泻50 g、白术20 g配比泽泻汤口服,治疗2组给予泽泻35 g、白术35 g配比泽泻汤口服,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治疗7 d后观察比较3组综合症状积分、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三酰甘油水平及临床疗效、治疗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的综合症状积分及三酰甘油水平、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明显降低(P均<0.05),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和基底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均明显加快(P均<0.05);治疗1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治疗2组及对照组(P均<0.05),治疗2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1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治疗2组及对照组[96.7%(29/30)比70.0%(21/30)、56.7%(17/30),P均<0.05],治疗2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不同配比泽泻汤均能调节血脂代谢,降低血黏度,改善眩晕症状和椎-基底动脉血流,其中泽泻、白术5∶2配比疗效相较于泽泻、白术1∶1配比和盐酸氟桂利嗪更显著,同时不增加不良反应。

关 键 词:无痰不作眩 不同配比 泽泻汤 眩晕 量效关系 

分 类 号:R441.2[医药卫生—诊断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