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2年山西省居民死因监测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魏二妞 王宏伟 王鑫 马麟[3] 张庆[1,3,4] 

机构地区:[1]山西医科大学医学科学院,山西省太原030001 [2]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山西省太原030001 [3]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西省太原030012 [4]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控与诊治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省太原030012

出  处:《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24年第11期853-856,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hronic Diseases

基  金:山西省医学重点科研项目(2022XM44)。

摘  要:目的 了解2019-2022年山西省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和死亡水平,探讨居民死亡水平变化趋势和早死疾病负担,为制定和优化疾病防控策略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死因报告信息系统基本库中选取2019-2022年山西省20个监测地区户籍居民死亡数据。采用Excel 2003、Joinpoint 4.7.0.0和SPSS 25.0软件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构成、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等指标。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2019-2022年山西省居民年均粗死亡率为553.40/10万,年均漏报调整死亡率为599.18/10万,趋势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APC分别为2.14%、1.35%,P>0.05)。2019-2022年山西省年均标化死亡率为603.64/10万,呈下降趋势,有统计学意义(APC=-6.97%,P<0.05)。男性居民粗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居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019-2022年山西省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造成的死亡病例占总死亡的89%以上,居民前5位死因顺位由高到低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和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不同年龄段人群主要死因存在差异,0~<1岁主要以围生期疾病和先天异常为主,1~14岁主要以损伤与中毒为主,15~64和65岁及以上人群均以循环系统疾病为主。结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山西省居民首位死因,应进一步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控策略,降低因疾病早死导致的负担,提升居民的健康水平。

关 键 词:死亡率 死因监测 死因顺位 疾病负担 

分 类 号:R195.4[医药卫生—卫生统计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