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24年第11期1220-1220,共1页Chinese Critical Care Medicine
摘 要:脓毒性休克是分布性休克的一种形式,其主要生理病理特征是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和吸氧改变,是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最常见的休克形式,可导致超过1/4的患者死亡。由于持续低血压,血管活性药物被广泛用于脓毒症患者。脓毒症通过各种机制降低血管张力,诱导低血压并减少组织灌注。尽管心排血量稳定,但由于区域动脉张力调节导致的区域血流分布受损,可能会影响内脏灌注。目前尚无方便且无创的标志物来精确评估动脉张力。近期我国学者进行了一项多中心队列研究,设计了一种剂量效应指数,即血压反应指数(BPRI),旨在比较BPRI与现有的风险评分预测住院病死率的能力。研究纳入北京协和医院(内部)、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Ⅳ(MIMIC-Ⅳ)和eICU协作研究数据库(eICU-CRD)中因脓毒症入住ICU的成人患者。BPRI定义为给定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与血管活性-正性肌力评分(VIS)的比值。VIS=多巴胺(μg·kg^(-1)·min^(-1))+多巴酚丁胺(μg·kg^(-1)·min^(-1))+肾上腺素(μg·kg^(-1)·min^(-1))×100+去甲肾上腺素(μg·kg^(-1)·min^(-1))×100+加压素(U·kg^(-1)·min^(-1))×10?000+米力农(μg·kg^(-1)·min^(-1))×10。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价不同时间点BPRI最小值和其他风险评分预测院内病死率的性能,这是一个横断面分析,作为动态模型的性能评价指标,包括静态和纵向特征。用DeLong''s检验比较AUC。研究应用XGBoost机器学习模型识别影响BPRI短期变化的特征。结果显示:在内部、MIMIC-Ⅳ和eICU-CRD队列中分别纳入了2?139、9?455和4?202例患者。在内部队列中,BPRI预测住院病死率的AUC优于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0.78比0.73,P=0.01)和急性生理学评分(APS;0.78比0.74,P=0.03)。BPRI与院内死亡风险之间的关联呈"L"型。该"L"型曲线两部分之间的BPRI值为7.1;当BPRI<7.1时,随着BPRI的降低,院内死亡风险迅速增加;当BPRI>7.1�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8.219.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