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杭州太极情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袁爱国 詹丽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中华武术》2024年第12期28-29,共2页

摘  要:中华武术大讲堂第十六期名家讲堂又开学啦!秋冬之际的阳光,煦煦洒在西子湖畔、萧山之麓。十八位武术名家闪亮登场,全国各地武术爱好者振旌奋臂,英姿勃发,一时间豪雄并起,才俊荟萃,彰显出中华武术的一派生机。简短的开学典礼过后,崔老师直接切入主题,开始深耕细作传统杨式太极拳。作为北京杨式太极拳领军人物,崔老师无愧家学渊源,学养深厚。说到杨式太极拳的源流嬗变,拳理拳法,脉络发展,人物更替,拳坛掌故,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崔老师更注重行拳走架中的规矩要领,每个动作的起承转合,外形的规范,内劲的运行,力点的转化,时机的把握,习练的感觉,都条分细缕,察幽探微,引人入胜。譬如右揽雀尾,是四正手中的右掤手,习练者往往因其简单而忽略。其实它涵括了太极拳基本的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身型身法、练法用法,所以拳论中强调:“掤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此式首先要在整体上把握意念的统领、动作的体现、力点的突出,动作的完成。在动作运行过程中必须做到有上顶就有下沉,有前撑就有后靠,以中线大轴转动带动腰髋转动,掤捋挤按中完成听化拿发。动作中支撑的力源,来自于蹬弓步、蹬坐步产生的力量,无论前弓还是后坐,都要前脚抓,后脚扒,抓牢踩实,不能松劲泄劲。崔老师边说边做边领,单个动作两遍之后,额头已有微汗。他说,这才是真正的太极拳,才是真正的练拳,也往往是传统教习中的不传之秘。此种教法,可称“披沙拣金”。

关 键 词:单个动作 步型 拳理 英姿勃发 西子湖畔 太极拳 

分 类 号:G85[文化科学—民族体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