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安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淮南232001
出 处:《文教资料》2024年第15期10-13,共4页CULTURAL & EDUCATIONAL LITERATURE
基 金:2023年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文千金——沉浸式英语文学工作坊”(S202310361238)。
摘 要:在存在主义女性主义视角下,霍桑的《红字》不仅是19世纪美国文学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探讨女性文化属性的丰富土壤。该小说通过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的形象,展现了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边缘地位以及对不公命运的抗争。波伏娃认为人是自由的,但是纵观历史的长河,女人似乎并没有真正拥有过自由。事实上,女人不应成为相对于“他者”的“客体”,而应该作为一个真正的“主体”在社会上发挥她们所具备的特性,体现她们自身所具备的文化属性。本文运用法国作家西蒙娜·德·波伏娃的存在主义女性主义思想探讨《红字》中女性文化属性的变迁,强调个体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成长的重要性,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