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济宁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山东济宁272067 [2]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山东济南250117 [3]广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广西南宁530200
出 处:《中成药》2024年第12期4070-4074,共5页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基 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zyyzdxk-2023167);山东省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鲁卫中医药科教字[2022] 4号)。
摘 要:大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属于廖科植物药用大黄、掌叶大黄或唐古特大黄的干燥根和根茎,主要有效成分大多为蒽醌类,包括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多糖、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等。2020年版《中国药典》记载其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利湿退黄、凉血解毒等诸多功效。现代研究发现,大黄具有抗炎、抗病原微生物、抗氧化、抗肿瘤等药理作用。本文对近年来中药大黄有效成分(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的抗肿瘤作用以及其他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中药大黄的综合利用和新药研发提供一定参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