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上海市金山区亭林医院(上海同济医疗集团亭林医院)骨科,上海201505
出 处:《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24年第12期1326-1330,共5页Chinese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Injury
基 金: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科研项目(20214Y0145)。
摘 要:目的 采用有限元分析技术对比新型全锁定交锁髓内钉与传统胫骨髓内钉固定胫骨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差异,探究更稳定可靠的内固定方法。方法 选择1名健康志愿者的胫骨CT图像数据,使用有限元数字化技术构建胫骨近端、中段、远端的胫骨骨折模型,然后分别采用两种不同髓内钉进行固定,实验组为新型全锁定交锁髓内钉,对照组为传统髓内钉。给予轴向1 200 N的应力加载,模拟60 kg人体在生理步态行走情况下受力。参考以往文献,将胫骨下端固定,胫骨内侧平台加载60%力量(720 N)、胫骨外侧平台加载40%力量(480 N)。观察两组骨、内置物最大应力和最大位移。结果 在轴向1 200 N应力载荷下,实验组胫骨近端、中段、远端骨折模型内置物最大应力分别为330.600 MPa、649.300 MPa、274.000 MPa,对照组胫骨近端、中段、远端骨折模型内置物最大应力分别为398.300 MPa、850.500 MPa、23 100.000 MPa,实验组胫骨近端、中段、远端骨折模型内置物最大应力均更小。实验组胫骨近端、中段、远端骨折断端最大位移分别为0.045 mm、0.164 mm、0.080 mm,对照组胫骨近端、中段、远端骨折断端最大位移分别为0.071 mm、0.768 mm、0.170 mm,实验组胫骨近端、中段、远端骨折断端最大位移均更小。结论 相比于传统髓内钉,新型全锁定交锁髓内钉固定胫骨骨折具有更佳的力学支撑效果,同时内置物承受应力分散,更具生物力学优势。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0.23.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