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汉杰 封霞 Zhou Hanjie;Feng Xia
机构地区:[1]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出 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4年第6期138-143,共6页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search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数智时代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演进研究”(22BKS11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项目“新时代中国碳外交话语权提升路径研究”(2572020BR01)。
摘 要:大学生圈群是借助网络媒介技术形成的个性化群组,衍生出现实与虚拟互构的对话平台,涌现出代表自我话术生产的网络流行话语。大学生利用文本符号以及解构交融的叙事方式打造出社群化的“他者”再现,呈现出“开放与抵制”“解构与编码”“脱离与建构”的网络流行话语样态,既隐匿大学生宣泄情感、寻求身份认同、开展圈层划分的映射表达,又带来自我认同迷失、群体情绪焦虑、隐形对抗规训等现实困境。“破圈—筑圈”需要因势利导,应通过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功能、技术赋能打破圈群文化壁垒、发挥主流意识形态普照效应、创新议题设置强化情感链接等方式,引导大学生在相嵌与背离中回归真正的自我。
分 类 号:G641[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