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政权公文解读之“咨”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影[1] 

机构地区:[1]辽宁省档案馆(辽宁省工业文化发展中心)

出  处:《兰台世界》2024年第11期12-14,共3页Lantai World

摘  要:公文,旧称“公牍”,唐代刘禹锡名篇《陋室铭》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一句里的“牍”指的就是“公文”。在中国古代很早便出现了公文,西周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部公文集《尚书》,并将公文分为典、谟、训、诰、誓、命六种文体。随着封建社会制度的不断发展,用于统治国家和管理政务公文的种类、数量、功能也随之演变,并逐渐依据行文方向形成了上行文、下行文和平行文。本文选取辽宁省档案馆馆藏旧公文档案,旨在理清阐述平行文中“咨”的形成演变过程、公文程式结构和写法用法等。

关 键 词:行文方向 下行文 上行文 《陋室铭》 档案馆馆藏 公文程式 公文集 《尚书》 

分 类 号:D691[政治法律—政治学] C931.46[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K207[经济管理—管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