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影[1]
出 处:《兰台世界》2024年第11期12-14,共3页Lantai World
摘 要:公文,旧称“公牍”,唐代刘禹锡名篇《陋室铭》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一句里的“牍”指的就是“公文”。在中国古代很早便出现了公文,西周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部公文集《尚书》,并将公文分为典、谟、训、诰、誓、命六种文体。随着封建社会制度的不断发展,用于统治国家和管理政务公文的种类、数量、功能也随之演变,并逐渐依据行文方向形成了上行文、下行文和平行文。本文选取辽宁省档案馆馆藏旧公文档案,旨在理清阐述平行文中“咨”的形成演变过程、公文程式结构和写法用法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