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贵州省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贵州省贵阳市550081
出 处:《医学理论与实践》2025年第1期90-93,共4页The Journal of Medical Theory and Practice
摘 要:目的:对比内套外剥齿状线保留术与传统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对Ⅲ度混合痔的效果。方法:从我院Ⅲ度混合痔患者中选取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内套外剥齿状线保留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后指标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当天、术后1d、术后3d、术后7d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当天、术后1d、术后3d、术后5d创面水肿程度差异,术后3个月随访时记录两组肛门功能并对比。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恢复正常工作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非排便疼痛程度在不同时间点比较,术后3d、术后7d两组非排便疼痛程度明显低于术后当天(P<0.05);在术后3d、术后7d两组间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排便疼痛程度在不同时间点比较,术后3d、术后7d明显低于术后1d(P<0.05);在术后7d两组间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创面水肿程度在不同时间点比较,术后1d、术后3d明显高于术后当天(P<0.05);对照组创面水肿程度在不同时间点比较,术后1d、术后3d、术后5d明显高于术后当天(P<0.05);在术后1d、术后3d、术后5d两组间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肛管静息压、肛管高压带长度、直肠肛门抑制反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套外剥齿状线保留术较传统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对Ⅲ度混合痔患者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且术后疼痛和水肿程度更轻,患者术后肛门功能康复效果也更好。
关 键 词:Ⅲ度混合痔 内套外剥齿状线保留术 传统混合痔外剥内扎术 创面愈合时间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