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冯亚琳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德语人文研究》2024年第2期92-92,共1页Germanistische Kulturwissenschaften
摘 要:尊敬的《德语人文研究》编辑部的老师们,亲爱的炳钧主编,各位同学,各位同仁:记得有一位高校领导曾经说过,办好一份学术刊物的重要性不亚于办好一所大学,我不知道这两者之间有没有可比性,但不容置疑的是,一份学术杂志对于一个学科的发展、对于学术交流、对于学者、尤其是青年学者的成长具有无可替代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讲,《德语人文研究》在十年前正式问世是我国德语语言文学学科的一大幸事,是从事德语文学、语言学、教学法、翻译学研究的学人们的一大幸事。前些天听炳钧老师说,我是《德语人文研究》第一期的第一位作者,这个消息让我兴奋激动了好多天,我视其为一个莫大的荣誉和鼓励,不过,来自这份“我们的杂志”所带来的触动和感动远远不止这些。作为亲历者和见证者,我深知这份杂志其实并不仅仅是像它呈现出的那样每年两册的印刷品,它是一个集教学、会议和杂志的立体工程。包括我在内的在座的各位,则都是这一立体工程的受益者,它的背后,是王炳钧主编和他的团队十六、七年如一日辛勤的付出,包括每个学期围绕着一个文化学主题的40—50篇理论文章的教学,以及至少每年一次的学术会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