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非遗地方戏的源与流——以皮影戏、木偶戏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蔡卓欣 

机构地区:[1]吕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出  处:《剧影月报》2024年第6期28-30,共3页Drama and Film Journal

基  金:2024年山西省教育厅科研课题“文旅融合背景下山西地域非遗戏赋能地方经济发展研究——以皮影戏、木偶戏为例”成果,项目编号:2024W390。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近年来,随着《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等重要文件的发布,非遗保护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其背景在于非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木偶戏 皮影戏 文化场所 文化多样性 周围环境 手工艺品 

分 类 号:J82[艺术—戏剧戏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