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吕行 Lv Xing
出 处:《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7-12,共6页Journal of Jiujia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摘 要:作为特定历史语境下的产物,《桃花源记》是陶渊明于动荡之世,以魏晋玄学思想为指导,在“人的觉醒”年代中创作而成的。从小说的“决定性结构”看,该作品又是对理想“人居”的探寻。陶渊明采用“误入异境”的传统叙事模式,虚构了一个有着“小国寡民”“大同”色彩的东方“乌托邦”——“桃花源”。它已成为中国文化特有的符号印记。桃花源不仅象征着人们的理想生活,还暗含着对黑暗乱世的批判,更是逐梦华夏盛世的不竭动力之源,其内涵丰富,意义深远。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