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文化遗产地景观基因特征识别——以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黄美如 郑国全[1] 倪振 

机构地区:[1]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杭州310000 [2]瑞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浙江温州325000

出  处:《农业与技术》2025年第1期89-95,共7页Agriculture and Technology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乡村社会空间商品化研究”(项目编号:19BSH109)。

摘  要: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遗产,是传统农耕文明的载体,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对农业文化遗产地景观基因进行识别能够增进人们对遗产地生态、生产及生活之间影响机制的理解,进而推动对农业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传承与发展。本文以景观基因理论为基础,以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为案例,识别稻鱼共生文化景观基因,对其进行图谱构建并分析特征。结果表明:稻鱼共生系统的景观形态由基于自然环境的基底层,围绕农耕生产活动的社会层及以稻鱼文化为内核的精神层这3个层面共同构成。森林-溪流-梯田-村庄的景观格局蕴含了青田先民敬畏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文明思想,水稻-田鱼的空间生态位实现了生态功能的合理配置与强大的自我调控能力,形成了良性循环,充分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业特征。

关 键 词:农业文化遗产 稻鱼共生系统 景观基因 特征识别 

分 类 号:S181[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