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余镇生 于天宇[2] Yu Zhensheng;Yu Tianyu
机构地区:[1]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广州510303 [2]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春130012
出 处:《学术交流》2024年第11期26-35,共10页Academic Exchange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3CKS034)。
摘 要:新质生产力作为生产力形态的质态跃迁,正在成为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历史性力量。如何基于既定的实践探索构建新质生产力促进共同富裕的叙事体系,尤其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域阐明其蕴含的社会历史性意义,是目前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发展新质生产力,意味着满足物质生产发展与精神生活丰富相统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新质生产力促进共同富裕,蕴含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理论创新、根植实践智慧、创建文明形态的“文明特质”。新质生产力促进共同富裕,意蕴着效率与公平、生产与分配、增长与需求辩证统一的理论逻辑;指向于以新型劳动者创新致富、数字财富分配正义、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制度保障为核心的实践指向;彰显着以人民至上的文明品格、生产实践的创新理念、人类文明的繁荣发展为导向的文明效应。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