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影像的文化赓续与银幕符号建构——以川剧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为例  

Cultural Continuity and Screen Symbols Constru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mages:Taking Inheritance,Protection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Sichuan Opera as an Exampl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正丽 樊明君 Li Zhengli;Fan Mingjun

机构地区:[1]四川电影电视学院电视学院 [2]四川省川剧院

出  处:《电影评介》2024年第20期101-106,共6页Movie Review

基  金: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成渝双城经济圈视域下四川电影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编号:22YJC760043);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重点项目“川渝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二十年影像创作与传播研究”(编号:JD2023-D001)阶段性成果。

摘  要:“非物质”的特性决定了非遗传播对于保护的重要性,在强调活态传承,让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当代非遗保护语境下,通过发挥以文化人、以艺通心及寓无形传承于有形影像的重要作用,川剧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以神话故事、民间文学及民俗活动等文化表现形式为载体的非遗,承载着各族人民在长期生活、生产实践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和精神气质,为中国影像创作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土壤。文章旨在探讨非遗影像在川剧传承保护与创作发展中的现状、地位和作用,并以吴天明导演电影《变脸》(吴天明,1995)为例,从“‘变脸’影像的符号化展现、诗意空间的符号化建构及巴蜀文化精神的符号化书写”三个维度分析电影文本中的川剧影像符号与意义生成,为非遗题材影像创作带来一定的启示。

关 键 词:非遗影像 川剧 文化赓续 银幕符号 

分 类 号:J82[艺术—戏剧戏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