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萧红重庆时期创作中的场所意识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文汇 

机构地区:[1]重庆三峡学院,重庆404020

出  处:《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5年第1期56-58,共3页Masterpieces Review

基  金:重庆三峡学院院级科研创新项目“生态美学视域下萧红的重庆书写研究”,项目编号:WYKC2023004。

摘  要:萧红一生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如青岛、上海、武汉、西安、北京、重庆等,甚至远至日本。在她的散文、书信中多可见这些足迹,但认真看其创作,萧红的作品中已然呈现了两个文学地理环境:一个是让她魂牵梦绕、爱恨交织的东北故乡,另一个便是她生活了近一年半的重庆。萧红作品中对重庆自然、社会及精神生态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个人与地域的深切情感,为理解抗战时期重庆乃至东北地域文化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本文在此基础之上谈论重庆书写对萧红创作的意义,有利于认识萧红创作风格的演变与成熟。

关 键 词:场所意识 自然生态 社会生态 精神生态 

分 类 号:I206.6[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