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心血管内科,河北衡水053000
出 处:《中国老年学杂志》2024年第23期5641-5645,共5页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摘 要:目的 探讨血清CXC族趋化因子受体(CXCR)4、视黄醇结合蛋白(RBP)4与冠状动脉大血管原位原发病变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后靶血管再狭窄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06例冠状动脉大血管原位原发病且接受DCB治疗患者。治疗6个月后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状动脉靶血管病变处最小管腔直径,评估管腔狭窄程度,根据治疗后是否发生血管再狭窄分为血管再狭窄组(24例)和无血管再狭窄组(82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血清CXCR4 mRNA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RBP4水平。比较两组病变血管和支架特征及血清CXCR4 mRNA表达、RBP4水平,分析血清CXCR4、RBP4与冠状动脉大血管原位原发病变DCB治疗后靶血管再狭窄的关系。结果 血管再狭窄组体质量指数(BMI)、合并糖尿病明显高于无血管再狭窄组(P<0.05)。血管再狭窄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CXCR4 mRNA表达、RBP4水平显著高于无血管再狭窄组(P<0.05)。血管再狭窄组支架长度明显高于无血管再狭窄组,参照血管直径、支架直径、治疗后最小管腔直径明显低于无血管再狭窄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hs-CRP、参照血管直径、支架直径、血清CXCR4,血清RBP4水平是影响冠状动脉大血管原位原发病变DCB治疗后靶血管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CXCR4截断值为2.25时预测靶血管再狭窄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0(95%CI:0.825~0.913),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28%和71.45%;血清RBP4截断值为32.14 mg/L时预测靶血管再狭窄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0(95%CI:0.846~0.927),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46%和72.39%;联合检测预测靶血管再狭窄的ROC曲线为0.910(95%CI:0.862~0.945),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25%和71.43%。结论 冠状动脉大血管原位原发病变DCB治疗后,靶血管再狭窄
关 键 词:CXC族趋化因子受体4 视黄醇结合蛋白4 冠状动脉大血管原位原发病变 药物涂层球囊 靶血管再狭窄
分 类 号:R543.3[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