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云 刘晴晴[14] Liu Yun;Liu Qingqing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2]中国科学院中丹学院 [3]中国科学院大学国家前沿科技融合创新研究中心 [4]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 [5]中国科学学与科技评价与管理专委会 [6]中国技术经济学会 [7]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技术孵化与创新生态专委会 [8]中国知识产权专委会 [9]技术孵化与创新生态专委会 [10]中国科学技术指标研究会 [11]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创新管理专委会 [12]北京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会 [13]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 [14]《社会科学家》杂志社
出 处:《社会科学家》2024年第6期3-9,F0003,共8页Social Scientist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向未来产业培育的融合创新机制与政策体系研究”(项目编号:724742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链管理视角下高端装备制造业开放创新的风险识别、评估与治理对策研究”(项目编号:72304262)。
摘 要:通过对刘云教授的采访,明确了国家创新体系的内涵及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标准和重要性。刘云教授认为,应着力从产学研主体之间的互动、基础和应用研究科研成果的转化、注重基础研究和前沿科技构建卓越科学研究中心、改革高等教育吸纳全球青年人才等四大方面突破。同时,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的核心是一个国家从整体上,从知识的发现、创造到知识的传播、转移和运用,强调要健全促进创新主体互动和创新要素流动的制度体系以提高创新体系的效能,其内在机制就是要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从源头即基础研究开始,到应用研究到关键技术研发和新产品开发,再到实现产业化的整个创新过程,强调将源源不断的源头知识发现变为有价值的知识,再变为产业竞争力的这个过程的整体效能。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1.9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