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人民长江》2024年第S2期51-57,85,共8页Yangtze River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C3206001)。
摘 要:为探讨长江流域土壤湿度及径流变化对降水过程的潜在影响,采用数值模式WRFV4.4.2,对2020年6月26~29日长江流域的降水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通过修改土壤湿度和径流,开展了一系列控制试验和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控制试验能够较准确地模拟此次降水过程;敏感性试验表明随着土壤湿度的增加,26日岷江南部的降水量显著增加,且土壤湿度越高,降水正异常越强,影响范围越广。其主要物理机制在于,土壤湿度的增加导致近地表湿度上升,大气边界层高度降低,并增加了大气可降水量,但近地表温度的降低抑制了对流活动的触发,因而土壤湿度对降水过程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时空非均一性,主要影响强度较低的降水区域,而对强降水中心影响有限。此外,调整重庆至宜昌段的径流后,河道沿线的近地面温度有所降低,而湿度增加,但由于降水过程复杂,此调整对降水影响微弱。土壤湿度及径流变化对降水过程的影响较为复杂且具有区域性差异,研究可为长江流域气象预测和水资源管理提供参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3.59.9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