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宜昌市气象局,湖北宜昌443000 [2]三峡国家气候观象台,湖北宜昌443000
出 处:《人民长江》2024年第S2期70-78,85,共10页Yangtze River
摘 要:宜昌市受复杂地形影响,强对流天气频发,是极端短时强降水的高发区。利用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多普勒雷达数据,对2023年6月11日宜昌市强对流天气的环流背景、环境物理量场、中小尺度特征及其触发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强对流为冷强迫背景下的混合型强对流,高空冷平流叠加低层暖区,大气不稳定度增强。(2)前期水汽条件一般,不利于出现大范围暴雨,但傍晚东南气流显著增强,造成宜昌市东部暴雨,其原因是江汉平原强降水形成冷高压,宜昌市晴空辐射形成暖低压,产生自东向西的梯度风,同时江汉平原雷暴冷出流形成阵风锋,二者共同作用使得东南气流增强。(3)较强的冷池密度流和变压风在夷陵区形成12级大风。(4)地形对强对流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初期山区热力抬升产生局地对流,河谷地形使得回波稳定少动,雷暴成熟后下坡生成多单体风暴,最终发展为弓形回波,造成12级大风;傍晚突然增强的东南气流与山脉走向垂直,暖湿气流在迎风坡抬升产生此次过程的最强降水。研究成果可为宜昌市灾害性天气预报提供参考。
关 键 词:强降水 冷强迫 混合型强对流 冷池密度流 地形 宜昌市
分 类 号:P426.6[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8.232.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