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源头活水来”——胶州秧歌传统角色教学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崔晔[1] 张译文 王晓颖 

机构地区:[1]山东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山东济南250300

出  处:《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29-37,共9页Qilu Realm of Arts(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Arts)

摘  要:胶州秧歌是民间舞蹈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传统胶州秧歌中的代表性角色各具风格,有很强的教学应用价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胶州秧歌从民俗层面被挖掘出来,经过整理、提炼、应用,在“元素教学”的理念下形成由单一到整体的教材体系,而胶州秧歌角色训练尚未被完整提炼。基于多年角色教学实践研究,通过扎根于胶州东小屯村、斜沟崖村、南庄二村三个传统村落的传统表演,立体解析“鼓子”“翠花”“棒槌”“扇女”“小嫚”的不同舞态情态与风格特征,思考民间舞蹈角色进入课堂的训练重点、组合编创路径与教学方式,为相关领域的课堂教学与教材建设服务。

关 键 词:胶州秧歌 角色 民间舞 教学应用 

分 类 号:J722.211[艺术—舞蹈]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