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洪亮 董志浩 汤晓艳 何增林 李洁 董佳丽 王强 WANG Hongliang;DONG Zhihao;TANG Xiaoyan;HE Zenglin;LI Jie;DONG Jiali;WANG Qiang
机构地区:[1]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250013 [2]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晋中030606 [3]寿光市中医医院,山东寿光262799 [4]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济南250021
出 处:《江西中医药》2025年第1期47-52,共6页Jiangx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摘 要:目的:探索针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临床选穴特点和规律。方法:通过计算机搜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万方(Wanfang)、维普(VIP)、PubMed数据库自建库至2023年8月25日收录的针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临床文献,创建针灸处方数据库并进行频次、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结果:纳入文献68篇,提取针灸处方75条、腧穴45个,累计频次476次。分析得出应用频率排名前3的穴位依次为关元、三阴交、中极;所选经脉主要为任脉、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取穴部位大多在腹部;特定穴选用以交会穴、募穴、五腧穴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共得到强关联规则23条,支持度最高的穴位组合为关元-气海,高频腧穴聚类分析后得到5个聚类群。结论:针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遵循一定的选穴规律,以经络脏腑辨证为主,取穴为局部选穴与远近配穴,重视特定穴的应用,治疗本病的核心处方可能为关元-气海-三阴交-子宫-中极-足三里,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分 类 号:R271.9[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