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韩开源
机构地区:[1]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陕西省西安市710127
出 处:《华夏文化》2024年第4期9-11,共3页Chinese Culture
摘 要:学术界关于汉唐儒学“天论”的研究中,大多数成果关注到了汉唐儒学的基本特征和地位。张茂泽认为汉唐儒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神学化”,处于“宇宙论向本体论转变、天命论向道体论艰难转变的历史阶段”(张茂泽:《汉唐儒学的思想史地位》,载《国际儒学研究》第十八辑)。处于汉唐之间的隋代,结束了汉末以来的分裂局面,从经济、社会、思想等多个层面重建了“大一统”。因此,在研究汉唐儒学时不能被忽视对隋代儒学的研究。基于上述成果与隋代在思想史中地位,本文从汉隋儒学“意志之天”的演变出发,认为汉隋儒学的“意志之天”,其“质”虽同,其“量”有异。从同处说,此时儒学的“意志之天”本质上是《易传》“生生之道”的人格化。从“量”异处说,儒学“意志之天”的色彩在隋代更加淡化,儒者更重视“天”去“人格化”后的“道”。本文依据董仲舒和王通的材料展开分析。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8.17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