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枝苓促进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及机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徐纪伟[1] 孙丹华[1] 王宁[1] 陈旭东[1] 孙壕烨 

机构地区:[1]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基础医学部,河南漯河462000 [2]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医院,河南漯河462000

出  处:《中国老年学杂志》2024年第15期3787-3793,共7页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基  金:河南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22年度科技创新项目(2022KJZD19)。

摘  要:目的 探讨参枝苓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连接蛋白(NL)1、神经生长相关蛋白(GAP)43、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神经胶质纤维蛋白(GFAP)表达及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175只体质量200~220 g成年雌性SD大鼠,其中140只建立脊髓钝挫损伤模型,分为生理盐水组、激素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生理盐水、5 mg/kg地塞米松、25、50 g/kg参枝苓,其余35只仅做椎板切除手术且不灌胃给予药物为假手术组。在手术后1、3、7、14、21、28 d,进行甩尾实验、斜板实验及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运动功能评分,然后处死大鼠收集脊髓损伤区周围组织,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和免疫印迹检测,观察各组脊髓组织中NL1、GAP43、Caspase-3、白细胞介素(IL)-1β、GFAP表达变化情况。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术后1、3、7、14、21、28 d生理盐水组、激素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BBB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斜板实验角度均显著减小(P<0.05),甩尾实验潜伏期均显著缩短(P<0.05)。术后3、7、14、21、28 d BBB评分、斜板实验角度和术后7、14、21、28 d甩尾实验潜伏期及术后7 d NL1、GAP43、GFAP、IL-1β、Caspase-3蛋白表达,生理盐水组<激素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激素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在术后1 d开始出现NL1、GAP43阳性神经细胞,术后7 d达到高峰,之后维持在高水平表达。生理盐水组、激素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在术后1 d开始出现GFAP阳性神经细胞,术后7 d达到高峰,之后逐渐降低。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术后1、3、7、14、21、28 d激素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NL1、GAP43阳性神经细胞数均显著增多(P<0.05)。与激素组比较,术后1、3、7、14、21、28 d低、高剂量组NL1、GAP43阳性神经细胞数均显著增多(P<0.05)。与低剂量组比较,术后3、7、14、21、28 d高剂量组NL1、GAP43阳性神经细胞数均显著增多(P<0.05)

关 键 词:参枝苓 脊髓损伤 神经连接蛋白1 生长相关蛋白43 

分 类 号:R651.2[医药卫生—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