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秩序:邓小平贡献  

The Fundamental Order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 The Contribution of Deng Xiaoping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徐勇 Xu Yong

机构地区:[1]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79

出  处:《邓小平研究》2024年第6期1-10,共10页DengXiaoping Research

基  金: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课题(A类)重大项目(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课题基金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基层治理中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研究”(23JDTCZ006)。

摘  要:基础性秩序是人类社会能够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社会活而有序的秩序,具有本原性、根本性、支撑性、决定性、稳定性、持续性。中国式现代化为当代中国提供一种能够保持长期稳定和持续发展的基础性秩序。邓小平为此作出了开创性的伟大贡献。其一,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为最大的政治。中国式现代化是对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进入现代工业社会的基本规定,为中国的社会发展提供了基本规范,并成为基础性秩序的枢纽。其二,主张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不同于传统的自然经济,也不同于传统的计划经济,而是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形态。其三,强调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通过改革具体制度,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可持续的制度基础。

关 键 词:中国式现代化 基础性秩序 邓小平 

分 类 号:A849[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