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藤胶囊联合手术治疗对老年子宫脱垂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孙利[1] 辛怀丽[1] 孙修丽 牛三强 谭宪岩 

机构地区:[1]亳州市人民医院妇科,安徽亳州236800

出  处:《中国老年学杂志》2024年第21期5230-5233,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摘  要:目的探究金刚藤胶囊联合手术治疗对老年子宫脱垂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子宫脱垂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行经改良盆底重建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术后3 d开始口服金刚藤胶囊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两组术后1、3个月复查,随访到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疗效,治疗前后血清创伤反应指标变化[前列腺素(PG)E2、皮质醇(Cor)、肌红蛋白(MOY)]、盆底组织损伤及修复相关因子水平变化[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MMP-2、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2]、盆腔器官脱垂评估指示点(POP-Q)分度变化、盆底肌力(动态张力、静态动力、肌电位)和尿动力学指标变化(膀胱最大容积、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记录两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变化。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血清PGE2、Cor、MOY水平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个月血清MMP-1、MMP-2水平较术前显著下降,TIMP-2水平显著上升(P<0.05);且观察组血清MMP-1、MMP-2下降程度、TIMP-2上升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POP-Q指示点位置各指标检测值均有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Aa、Ba、Gh、Pb指标检测值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盆底肌力各指标均显著上升(P<0.05);观察组动态张力、肌电位指标检测值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膀胱最大容积、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较术前显著上升(P<0.05),但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生活质量PFIQ-7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改善(P<0.05),术后6个月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金刚藤胶囊联合手术治疗可显著减轻创伤反

关 键 词:金刚藤胶囊 改良盆底重建术 子宫脱垂 盆底功能 术后并发症 

分 类 号:R711.23[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