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川腔”的形态特征——以成渝地区重点寺庙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胡炜光 

机构地区:[1]长江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出  处:《黄河之声》2024年第21期32-35,183,共5页Song of The Yellow River

基  金:202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汉传佛乐十方腔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3YJC730003)。

摘  要:“川腔”是成渝地区僧人对本地梵呗的统称,成都文殊院、峨眉山、重庆罗汉寺等十方丛林均为“川腔”传习的重要道场。僧人的云游参学使“川腔”梵呗在成渝地区各大寺庙中保持着曲、名、词的一致性,这些通用梵呗中具有相同或相似的主腔,使不同梵呗呈现出大同小异现象。其中核心主腔不仅在梵呗中具有较高的重复率,且对非核心主腔的旋律具有较大影响,因此“川腔”的形态特征集中体现在核心主腔上。

关 键 词:川腔 通用性 主腔 形态特征 

分 类 号:J608[艺术—音乐]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