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天瑜文化史研究对文化形态学说的借鉴和超越  

Critique of FENG Tianyu‘s Cultural History Research:Inheritance from and Going Beyond the Cultural Morphology Theory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华[1] 樊懋 YANG Hua;FAN Mao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2 [2]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出  处:《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04-113,共10页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传统礼仪文化通史研究”(18ZDA021)。

摘  要:“文化形态学说”是20世纪初西方兴起的文化史研究方法,其视角重在文明比较和文明兴衰。该学说在民国时期传入中国,即引起学界回响,影响及于当时的中国文化史研究。改革开放以后,冯天瑜扬起新时期文化史研究的风帆,他借鉴了文化形态学说,在研究中展现出宽广的国际视野,长于利用文明比较法,揭示出中国文化的特质和发展脉络。冯天瑜在文化史研究中反对地理环境决定论、历史循环论和权力意志论,坚持唯物史观和历史进化论,着意阐扬中国的人文传统和民本主义。随着研究领域的扩展和学术思想的沉淀,冯天瑜不断发展完善其文化史研究理论,晚年总结提出中国文化生成论,该理论超越了文化形态学说,是其一生文化史研究的结晶所在,为今后的中国文化史研究留下了宝贵遗产。

关 键 词:冯天瑜 中国文化史 中国文化生成论 文化形态学说 文明比较 

分 类 号:K203[历史地理—历史学] K061[历史地理—中国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