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丹华 杨扬 李红英[4] 王兴丽 陈佩璇 LI Dan-hua;YANG Yang;LI Hong-ying;WANG Xing-li;CHEN Pei-xuan
机构地区:[1]兰州区域气候中心,兰州730020 [2]中国气象局秦岭和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西安710016 [3]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兰州730020 [4]甘肃省酒泉市气象局,甘肃酒泉735000 [5]甘南藏族自治州气象局,甘肃合作747000
出 处:《陕西气象》2025年第1期13-17,共5页Journal of Shaanxi Meteorology
基 金:秦岭和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气象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2022G-13);干旱气象科学研究基金项目(IAM202014);甘肃省气象局青年基金项目(Qn2025-C-19);中国气象局预报司预报员复盘总结专项(FPZJ2023-138);甘肃省青年科技基金计划项目(22JR5RA753)。
摘 要:利用1961—2020年冬季京津冀地区126站逐日最低气温、降水量资料及ERA5再分析资料,对京津冀地区冬季区域性寒潮天气过程进行气候特征和影响路径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区域性寒潮过程一般持续2~5 d,最低气温平均为-18.9℃;近60 a共出现52次区域性寒潮天气过程,年际变化呈略减少趋势,气候趋势率为-0.1次/(10 a),空间分布上,从南向北寒潮频次增加;1961—2020年冬季京津冀地区共有16次较湿以上过程(区域平均降温幅度13.0℃),31次较干以上过程(区域平均降温幅度11.8℃);通过FLEXPART模式对京津冀地区区域性寒潮过程路径进行分析发现,西北路径共26次、偏西路径15次、偏北路径10次、东北路径仅1次。
分 类 号:P467[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