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元晋秋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海派经济学》2024年第3期215-216,共2页Journal of Economics of Shanghai School
摘 要:社会主义制度在新中国建立之后,“人民财富观”及其所反映的财富生产活动在中国大地上已不再仅仅是一种理论层面的逻辑构想,而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进程中现实生成的财富生产活动及其与之相适应的财富观念。具体而言,第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的财富创造始终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为目标。尽管在不同发展阶段,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呈现出不同特点,但无论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还是进入新时代之后的“美好生活需要”,都对这种财富生产的目的以及所生产财富的内容作出了明确的性质规定。此外,根据具体情况变化,这种财富的内容与范围也在不断拓展,例如,根据人民现实需求变化,我们将“绿水青山”视为“金山银山”,又如,在新冠疫情肆虐的情况下,我们将健康视为最大财富,等等,这些都深刻表明了社会主义中国财富及其生产的人民属性与人本、民本特征。
关 键 词:财富观 财富创造 实践进程 绿水青山 物质文化需要 金山银山 现实需求
分 类 号:F014.2[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