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黄昆
机构地区:[1]安徽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合肥230032
出 处:《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73-81,共9页Journal of Ningxia Univ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2024年度安徽省科研计划编制项目“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2024AH052586);2023年安徽省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和思想政治能力提升计划项目“‘八个统一’引领中华优秀传统家风文化融入医学院校思政课教学研究”(sztsjh-2023-3-8)。
摘 要:兴起于隋唐,流行于两宋,衰落于明清的张龙公曾作为司雨神灵具有较大的时空影响力。张龙公最初以地方名宦的身份为民铭记,后随着信仰中心由宣城向颍上转移,在地缘因素作用下,其司雨的“龙公”形象逐渐成为信仰的主流,并得到文人阶层的故事建构。张龙公信仰的传播与欧阳修、苏轼收录和题写的两则碑文密切相关,由此在文人世界产生了较大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被官方认可。但因长期以“二碑文”充当信仰传播的叙事内容,在缺少故事塑造、群体认同和传播中介等因素的作用下,虽然与张龙公有关的景观遍布多地,但其信仰空间主要集中于安徽霍邱和颍上两地。明清时期,由于皖北绅权弱势型的乡土特征,在缺少绅士阶层的地缘作用下,张龙公信仰更呈衰落之势。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