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营利与非营利之争——OpenAI案例的过程追踪  

The Debate Between Profit-Driven and Non-Profit Approaches to the Governanc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Process Tracing of the OpenAICas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银培萩 杨绣祯 YIN PEIQIU;YANG XIUZHEN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出  处:《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4年第6期113-121,共9页Contemporary World and Socialism

基  金:202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宗教对当代国际关系和全球政治的影响”(项目编号:24&ZD202);202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当代美国宗教类基金智库复合体的政治影响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1CZJ003)的资助。

摘  要:人工智能技术的颠覆性引发了两种如何治理人工智能的话语之争。有效利他主义主张以非营利原则来约束技术发展的负外部性;有效加速主义在慈善资本主义的框架内,主张以营利性的商业逻辑来激发技术的活力,最终实现回报社会的目标。新旧精英各执一词,凭借技术实现阶层跨越的新精英与幕后投资方的旧精英在商业战略、观念话语和政治行动上展开斗争。人工智能治理之争既是解决资本主义“双向运动”的方案之争,也是新旧精英争夺政治经济权力之争。新精英以非营利为突破口,在创业阶段将人工智能发展纳入不同于慈善资本主义的价值框架,本质上是想打破旧精英在政治经济结构中的垄断地位。当国家介入人工智能治理,新旧精英的斗争从原来的经济场域、慈善场域进入政治场域,话语之争演变为争夺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议程的利益集团斗争。

关 键 词:人工智能 OpenAI 慈善资本主义 利益集团 精英政治 

分 类 号:D63[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