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基于优才成长历程的调研分析  

Exploration of the Training Model for Graduate Student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al Trajectory of Eminent Individual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剑钰[1] 王玉露[1] 贺龙刚[1] 陈燕[1] 林雅[1] 胡筱[1] 赖文芳[1] 南丽红[1] 王英豪[1] Chen Jianyu;Wang Yulu;He Longgang;Chen Yan;Lin Ya;Hu Xiao;Lai Wenfang;Nan Lihong;Wang Yinghao

机构地区:[1]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福建福州350122

出  处:《中医药管理杂志》2024年第22期39-41,共3页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nagement

基  金:福建省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大项目——新医科视域下持续推进一流专业中药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FBJG2020002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改课题一般项目——评价体系基于CIPP模式的中药人才传承教育管理研究(项目编号:TB2021012);全国中医药教指委课题一般项目(项目编号:YJS-YB-2023-12);福建中医药大学教改课题(项目编号:2023035)。

摘  要:目的:基于优才成长历程的调研分析,探索中医药专业研究生培养新模式。方法:以2015—2023年获得中医药学科优秀青年项目资助的28名学者为研究对象,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官方数据、各高校官网调取研究对象的履历信息,涉及获得项目年龄、性别、学习经历、科研经历、工作经历、导师信息等;然后续继续观察其成长历程,如是否获得杰出青年、长江学者等人才项目资助等信息进行整理。结果:前期分析28名获得中医药学科优秀青年项目资助学者的履历信息(以2015—2023年),结果表明,学者获得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资助年龄集中在35~38岁。普通中医药院校及211高校是培养上述学者的主力院校。结论:学者成才与否与其较强的学习能力且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密切相关,顶尖学府对中医药行业优秀学者培养成才与否关联性不强,各院校中医药方向名师“传帮带”式培养接班力量,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加师生互动,有助于中医药人才培养。

关 键 词:中医药专业 研究生培养 优才成长历程 

分 类 号:G64[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