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文元
机构地区:[1]贵州民族大学,贵州贵阳550025
出 处:《青藏高原论坛》2024年第3期1-6,共6页TIBETAN PLATEAU FORUM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中国成立后各民族人口流动与深度交融的动力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1&ZD212);2023年“贵州省青年学术先锋建设资助”委托课题“贵州三线建设促进民族交融互嵌调查研究”(项目编号:GZSLLXKT—WTKT—2023—09)阶段性成果。
摘 要:边疆边区边地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之区。鉴于当前的国内情形与国际形势,这项工作更显得愈加紧迫。边疆边区边地既有着从“异域”到“旧疆”、从“分离”到“整合”、从“间接治理”到“直接治理”的总体历史向度,但在一定历史时期又有着内在结构复杂、整合难度较大和隶属关系较为松散的微观细部。推动边疆边区边地的整合与稳定,应遵循其内在逻辑与结构网络。新时代边疆边区边地的角色和位置极为重要,夯实其研究内涵,阐释其特性与特点,既是充实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理论路径,更是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支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43